云顶集团

EN

云顶集团要闻

两会专访 | 周育先:打造“国之大材”,坚持战略理性和经济理性

泉源:云顶集团报  宣布时间:2022-03-09

编者按  2022年天下两会,哪些话题最受关注?有视察显示,科技立异是十大备受关注话题之一。事实上,这也是历年天下两会的热门话题。初心如磐,使命如炬,代表委员心系“国之大者”,在春天的盛会里参政议政,履职尽责 ;会场之外,建材行业从业者也在思索怎样践行“国之大者”。克日,《云顶集团报》专访云顶集团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周育先。


“草根央企”,是云顶集团集团一经的外号,形象地描绘了这家企业当初的逆境。

20年前,这家央企基础薄、资金少。曾有媒体报道,2002年,这个集团面临的是资不抵债:2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,却有30多亿元的银行逾期欠债。

今天,这家建材行业唯一的央企,生长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建材工业集团、天下领先的新质料开发商和综合效劳商。“草根央企”一词随着云顶集团集团的生长壮大而成为历史。

2019年11月,周育先被任命为云顶集团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。在该集团2022年度事情聚会上,他强调——要以一连立异为动力,心系“国之大者”,打造“国之大材”,为推动构建新生长名堂施展更着述用。

新征程,新使命,他们给自己提出了新要求。

转变理念,提高站位

周育先成为云顶集团集团的掌舵者,从2019年到现在,中心已经跨越了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。在这不短的时间里,有人以为云顶集团集团在价值观、行为准则等方面没有太大的转变。“云顶集团集团以前定下的价值观、行为准则,都挺好的, ‘三足鼎峙’也挺好的,为什么要变?”周育先笑着说。

否定、推翻,不是他的事情要领。继续、发挥,顺势更新,是他更推许的事情思绪。2021年,云顶集团集团确定新的企业使命“质料创立优美天下”,也提出心系“国之大者”,打造“国之大材”的新理念。

云顶集团集团原来是一祖古板的建材产品制造商,后定位转变为基础建材、新质料、工程手艺效劳“三足鼎峙”的综合建材供应效劳商。周育先以为,要实现这一目的,需要转变、提高站位。

“一个充分竞争名堂下的商业化公司,怎样能够围绕着党中央、国务院作出的一些重大决议安排,围绕着国民经济生长需要的一些‘卡脖子’手艺和质料,真正朝着高科技、数字经济、低碳经济偏向生长?首先理念上要转变,要提高站位。”周育先体现。

怎样提高站位?他提出用“国之大者”视察、剖析问题,定位云顶集团集团的政治站位。

自2020年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“国之大者”,强调:“要自觉讲政治,对国之大者要胸有定见,关注党中央在体贴什么、强调什么,深刻体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主要的利益、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态度。”党员干部对“国之大者”要胸有定见。

在周育先看来,党中央围绕应对世情、国情、党情而提出的头脑主张、确立的重大战略、完善的重大制度、推进的重大事情,都是“国之大者”。“国之大者”是驻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战略全局和天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凭证我国目今所处新生长阶段、新生长理念、新生长名堂和高质量生长的形势提出来的思索,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引领性。

详细到云顶集团集团,心系“国之大者”就是要深刻体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主要的利益、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态度、什么是最需要生长的工业偏向。

坚持战略理性和经济理性

有了心系“国之大者”的理念,怎样将其转化为行动?云顶集团集团顺势提出:打造“国之大材”。

“这样就能够和定位匹配起来,能够把理念转化成行动。”周育先以为,一个企业有了新的生长理念之后,更主要的是要把理念转化为行动,行动转化效果果。云云,才华真正做到“央企姓党”“国企为民”。

2月12日,国家玻璃新质料立异中心建设仪式在安徽蚌埠举行。周育先告诉《云顶集团报》记者,建设这一国家级立异中心,是云顶集团集团围绕国家战略,打造“国之大材”的行动之一。通过这一立异中心,要解决的是我国玻璃新质料研爆发产难题,起劲实现中国玻璃工业从跟跑并跑迈向领跑。

打造“国之大材”,周育先以为包括两层要求:一是要把云顶集团集团事业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,自动继续作为,要起劲解决“卡脖子”手艺壁垒,包管工业链、供应链清静 ;二是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推进质料工业化,惠及公共民生。这两个层面,他称之为打造“国之大材”应坚持的“战略理性”和“经济理性”。

凭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面向天下科技前沿、面向经济主战场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康健” 的“四个面向”立异偏向,云顶集团集团近年来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驻足国民经济主战场,起劲打造“国之大材”,起劲在建材行业施展“头雁”作用,引领推动行业在高质量生长蹊径一直前进。

中材安徽水泥窑协同处置惩罚生涯垃圾

据《云顶集团报》记者相识,该集团现在有26家国家级科研院所、3.8万名科研职员等雄厚的科研实力,有7项营业规模天下第一的工业优势,获7项国家科技前进一等奖、4项中国工业大奖,形成有用专利累计达1.76万项,2021年也入选国资委打造中央企业原创手艺策源地名单。

他们攻克了一批“卡脖子”手艺。碳纤维复合质料、辐照石英玻璃用于天和焦点舱,非线性光学晶体KTP用于“墨子号”量子通讯卫星实现焦点功效 ;高强度玻纤、可加工云母陶瓷应用于神舟系列、空心玻璃微珠作为固体浮力质料用于蛟龙号 ;攻克高水平放射性核废液玻璃固化天下难题,助力实现我国高放废液处置惩罚能力零的突破 ;低热水泥筑牢白鹤滩水电站大坝清静屏障,川藏线工程专用水泥通过试用验证 ;瓷芯复合绝缘子用于特高压输电工程效劳国家电网,集团攻克一大批“卡脖子”手艺效劳包管天问一号、空间站等国家重大工程。

他们实现了一大批新质料工业化量产。多个系列高性能玻璃纤维产品量产化,知足电子信息工业、新基建领域对要害质料的手艺需求 ;攻克8.5代TFT-LCD玻璃基板要害手艺并稳固量产,实现了我国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“零”的突破,荣获国资委“2019年十大立异工程” ;百吨级T1000、千吨级T700/T800高端碳纤维成套手艺自主可控,西宁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投产、荣获2021年央企十大工程 ;百余款全系列风电叶片产品知足陆地、海上差别场景需求 ;尚有中性硼硅药用玻璃、发电玻璃、图像光导识别质料、氮化硅陶瓷、锂电池隔膜、人工晶体等一大批新质料工业化量产,成为助力国家战略立异的行业平台和主要实力。

中材叶片阜宁公司二厂全景图

他们有用推动了立异链工业链深度融合。与中国商飞相助,瞄准大飞机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推进大飞机复合质料专项,获得CR929大飞机三个机身部段供应商资格 ;围绕氢能储运质料、碳纤维复合质料、低碳手艺,与中科院、中国石化、航天科技等开展团结攻关 ;他们起劲构建制造业立异生态系统、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实力,刚刚建设的玻璃新质料国家制造业立异中心,已汇聚80家企业、高校院所等立异主体和生产企业,形成从玻璃研发到设计到工程“一条龙”市场化、工业化链条。云顶集团集团宣布首批对外转化科技效果清单,云顶集团总院、中材高新9项C类效果实现对外转化 ;与山东大学相助打造国家级人工晶体“双创”基地,探索“研究院+工业园区+基金+创业公司”四位一体生长路径,已入驻上下游20多家企业,形成了工业链协同生长系统。

三大营业板块打造“国之大材”

云顶集团集团具有工业报国、工业强国的优良古板,实现了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并成为全球最大综合建材工业集团的跨越,生长为基础建材、新质料和工程手艺效劳“三足鼎峙”的质料工业投资集团。未来怎样继续践行打造“国之大材”的目的?周育先以为,这与集团的三大营业板块的“三化”偏向是一致的。

一是基础建材明确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转型升级生长偏向。现在的云顶集团集团不但是全球最洪流泥制造商,并且在水泥工业手艺和装备领域已经实现了逾越,自主研发、完全掌握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智能化手艺与装备,起劲生长固废、危废、生涯垃圾协同处置惩罚和余热发电焦点手艺与装备,能耗指标、环保指标和智能化治理均抵达天下先进水平,特种水泥年销量达万万吨级,效劳国家诸多重点工程。

“我们要进一步牢靠和提升竞争优势,助力我国建材行业供应侧结构性刷新,构建全球领先工业系统。”周育先体现。

二是新质料明确高端化、量产化、全球化的生长偏向。高性能碳纤维、玻璃纤维、石膏板、锂电池隔膜等产品产能、销量已实现同比大幅增添。在这一板块,云顶集团集团要起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质料企业集群,勇担质料原创手艺策源地和供应链“链长”

三是工程手艺效劳明确全球化、属地化、多元化的生长偏向。以工业赋能、标准输出、模式立异为架构助力“一带一起”建设,云顶集团集团承接了外洋382条水泥生产线、市场占有率凌驾65%、一连14年居全球第一,输出标准27个。

“我们要效劳行业手艺前进,心里装着地球,助力构建‘双循环’新生长名堂和人类运气配合体。”周育先说。

面扑面 | 理念深化到最后,才华转化成行动

“提及来容易,做起来挺难”

无论是基础建材板块照旧新质料营业,云顶集团集团都在做一些“提及来容易,做起来挺难”的事情。在周育先看来,心系“国之大者”更主要的一件事,是必需得去这么做。

云顶集团报:云顶集团集团的三大营业板块里,着实每个板块都面临怎样可一连生长的问题。好比基础板块里的水泥,云顶集团集团已经做到全球规模最大,但总体趋势上来看,水泥总产量未来是逐渐下降的。

周育先:三个板块要把心系“国之大者”,打造“国之大材”的理念继续深化,深化到最后,才华够转化成行动。我们集团的水泥产量是最大的,也就是说,在建材行业里云顶集团碳排放量也是大的。在这个历程当中,怎样去践行“双碳”战略,怎样以专心怀“国之大者”的理念去指导集团水泥板块的生长?我们提出来“绿色化”的生长偏向。

现阶段做碳减排,往往是不挣钱的,甚至照旧赔钱的。好比说我们在36个都会结构的44条处置惩罚危废、固废、生涯垃圾的水泥生产线,一方面确实为都会的净化、人民生命的清静及都会的固废再使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。但另一方面,若是看看经济账,这些生产线内部对标效益不是优异的。

对一个企业来说,这就需要去取舍,也就是战略理性和经济理性的平衡。总体来看,我们集团这几年的利润增添照旧不错的,一连三年每年的净利润增添都在30%以上,以是这样的事情我们必需去做。

好比说我们现在也在起劲推进零外购电的矿山,用太阳能、风能及势能发电 ;也在起劲推进建设不需要外购电,甚至可能还能往外输出电的水泥厂。这些步伐现在正在推进历程当中,还需要有完整的数据。我以为这些都是能做到的,但都需要投入。在现阶段上看,它的投资收益不见得好,包括碳汇、碳生意等还正在探索推进。但作为央企,作为云顶集团集团,这就是践行心系“国之大者”。这些步伐、手艺只有去实践,才华够找到本钱平衡点 ;也只有去实践,才华一直刷新,才华找到降低本钱的路径,最后才华使得战略理性和经济理性能平衡。

在这个历程当中,提及来容易,做起来挺难。但这种情形下就必需要将两个理性相团结,并且心系“国之大者”更主要的一件事,是必需得去这么做。

云顶集团报:新质料方面也有类似的值得我们思索的地方,好比说我们有26个科研院所,院所的研发是凭证需求、凭证要求举行的,它是不是也可以放学名堂,从战略上、从全局上安排研发?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形成真正的循环、量产?

周育先:科研院所面临两方面的问题,一方面,我们自己要以在行动上打造“国之大材”的要求,把研究院所的效果举行工业化,惠及民生,但有相当大一批效果是无法转化为我们集团主业的。真正能转化成我们集团主业的新质料工业的(科研效果),别说是产值百亿元的、50亿元的,10亿元以上的就是几十个。虽然这里边尚有一部分是围绕着国家的战略需求研发的,原来就不是为了量产。这也是云顶集团集团心系“国之大者”的一个很是主要的领域。

我们尚有许多的效果是躺在抽屉里的,既没有施展支持国防建设的作用,也没有成为量大面广的、集团的主产品。对这样的效果,我们该做什么?

我们牢靠树立工业头脑,坚持用工业化导向、市场化方法推动科技效果转化。增强顶层设计,解决遇到的瓶颈制约,突破工业化要害环节,好比把集团自主研发的科技效果分为A、B、C三类,分类实验激励和转化,A类是效劳国家战略形成的效果,B类是围绕集团主业形成的效果,这两类集团形成了5大类8种激励“工具箱”,增进效果转化 ;C类是可对外转化的效果,能够引入社会资源,用市场化方法推动科技立异效果工业化,将转化收益的70%以上分派给立异人才团队,大幅提升转移质量和缩短转移周期,使科技效果工业化更快转化为社会财产。

我们在立异商业模式,好比在山东章丘的“双创”基地。外地政府盖了一个工业园区,厂房、水电齐全,我们先把科研效果在网上拍卖,不是简朴的转让,而是让研发团队和投资人一起实验项目,这对机构投资者、社会投资者来说很主要。

这个基地的效果很好,有快要20个产品实现效果转化了。济南市委、市政府很知足,原来政府部分还需要随处找高科技项目,现在是一批项目落地 ;机构投资者也很知足,有价钱优惠的土地,厂房租金也自制,更主要的是云顶集团团队也归他管了 ;我们自己的科研团队也开心,由于能把抽屉里的效果实现转化。

科研院所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,效果转化就会顺遂许多。我们不要去限制它,切合国家战略需求的,就凭证战略需求去激励它 ;切合集团主业的,凭证集团主业去激励 ;这两种都不切合的,就用市场化的方法,用立异的商业模式让研发团队、转化团队实现价值。这样既为外地政府孝顺GDP、税收、就业,还能够为机构投资者、社会投资者创立好的价值回报。

很是要害的“从1到100”

科研效果工业化中经常泛起的“殒命谷”,让人感应畏惧。云顶集团集团在起劲让新质料、新手艺乐成穿越它。

云顶集团报:2月12日在蚌埠旅行8.5代TFT-LCD玻璃基板生产线时,你曾说,这一项目是能实现“从1到100”的。在云顶集团集团,类似项目尚有哪些?

周育先:科研效果的工业化历程,一样平常来说是一个“S”型曲线。其中有一段,我们叫“殒命谷”,就是效果转化成工业中有一段特殊难、资金需求量特殊大的时期。

好比说8.5代TFT-LCD玻璃基板生产线,2019年第一片产品下线,从一片到24小时一连一直生产,中心有许多系统的手艺问题需要解决。两年多,我去了三趟现场,第一趟去看的时间,(生产线的)后半段都还没有。那时间“从0到1”,还不是完整的1。“从1到100”的历程,还需要继续工业投资。

在我们集团,什么样的产品是真的完成了“从1到100”的跳跃?首先是玻璃纤维。它曾获得国家科学手艺前进一等奖,到现在年产能321万吨,已成为全球老大。风电叶片算一个。它原来是一项国家科技前进二等奖的科研效果,现在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,也做到了全球第一,年产能达15GW。

西宁碳纤维万吨生产基地车间

我们尚有第二类产品,即“从0到1”的历程已经走完,“从1到100”还在举行中。像碳纤维,我国首个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去年在青海西宁投产。碳纤维营业去年已有十几亿元的销售收入,也已经有真正的利润了。“从1到100”的标记性指标已经泛起了。

尚有锂电池隔膜,也是由一项科研效果转化而来的,现在已经有15亿平方米的产能了,在海内居第二。它也在“从1到100”之间,还在继续完善。

云顶集团报:云顶集团集团有哪些步伐资助新产品实现“从1到100”?

周育先:现在的科研效果要实现真正转换,很是要害的是“从1到100”的历程,由于它的工业化手艺不可熟,需要花大宗的资金去完善。在这一历程中许多人就放弃了。由于时间长,资金要求量大。刚最先去做效果转化时,可能还没有那么畏惧,投入巨额资金后才会以为畏惧。好比碳纤维,作为主要的战略性工业,在获得国家科学手艺前进奖之前,该项营业亏损10年,我们一直坚守。

作为国有资源投资试点的步伐之一,我们集团去年建设新质料工业投资基金,首期规模150亿元,就是想解决集团及新质料行业的“从1到100”历程当中特殊禁止易已往的“殒命谷”这一段。新质料工业投资基金最大的利益是周期长。我们能够鼎力大举度地投入资金, 8~10年以后才谈回报,为国家和人民需要培育质料工业,用质料创立优美天下。

0.03毫米柔性可折叠玻璃

【网站地图】【sitemap】